2023年,考多少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才能上岸?
2023年,考多少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才能上岸?
现在报考在职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不能上岸了,尤其是竞争尤为激烈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内卷相当严重。
不少准备考研的同学心里打鼓,马上就到9月非全日制研究预报名的时候了,到底考多少分才有希望入学呢?今年不会陪跑吧?
大家都知道,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选拔制度,择优录取,需要在初试和复试中挑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强的优秀学子,难度确实很大。
每年并没有固定的录取分数线,国家线根据当年的考试浮动变化,而且报考院校、报考专业、所在地区等因素都会影响你的通过率。
通过研招网的官方数据,专硕和学硕的专业近5年基本上都是上涨趋势。举个例子,同样是380分,很可能你今年能考上但明年就不确定了……
所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是考一个固定的分数就稳定了,只能尽量获得高分,通过的几率才更大一些。
为了提高通过率,大家在选择院校时,像名校、热门专业、A区院校等慎重选择,因为竞争力会很大。当然,不做功课随便选一个专业,即使是冷门专业,很可能大家为了考上一窝蜂选择,那这个专业可就真的不冷了,反而更难考上了。
报考在职研究生,一方面在于初复试可以考好成绩,另一方面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也尤为重要,毕竟报考之前我们无从得知院校的录取分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官方公布的数据,衡量院校和专业选择的性价比。
目标院校考情:主要包括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和推免人数。
(1)招生人数
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或者分院具体的招生简章里面有说明。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每个专业招多少人,或是这个院系今年一共招多少人。对于后者,报考时一定要打听清楚你所报考的专业的具体招生人数。
招生名额很多,当然成功的希望大。否则,虽然不至于说很危险,起码在考试之前就在你的心理上增加了负担。特别是热门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
还要注意,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查看去年的数据。因为有的院校某些专业,每年招生情况变化比较大。所以,这一点也要搞清楚。
(2)报考人数
从这信息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但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我们可以参考判断当年的报考情况。
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有的连着好几年都过千。像这样的专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建议大家不要选择。
(3)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这是因为该专业当年生源质量很好,所以学校适当扩招。
还有就是,最终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是因为该专业报考人数不足,有调剂生进来。这一小小的变化可能就是某些同学的救命稻草。
还有就是拟录取名单的公示里面往往有初试分数及复试分数,可以参考来录取的最低分和最高分,来评估自身的实力情况,尤其是今年分数线普遍大涨的情况。
(4)报录比
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
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还有更高的。这就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竞争如此激烈,没有实力如何应对!
(5)推免人数
这一关键数据,之所以强调这个数据的重要性,是因为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
小伙伴们还必须清楚当年到底有多少人通过推免。这一数据现在各招生单位研招办、相关院系网站上应该都有公布。
我们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特别是非名校不考的同学更要注意。
如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在10月底正式报名结束之前,同学们还可以修改报名信息。否则一旦报考这种专业,考研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以上这些信息我们都要提前了解清楚,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要打无准备的仗,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除了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外,同等学力申硕就相对简单了,专科学历免试入学可以参加研修班学习,本科学士学位满三年即可参加申硕考试,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入学毕业简单的优点也吸引力很多职场人报考,如果你应试能力没有那么好、学校学的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可以考虑同等学力申硕这种报考方式,通过率会比较高。
以上便是对于2023年,考多少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才能上岸?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也欢迎随时和我们进行联系。
免责申明:
本文来自源互联网,仅供阅读,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